Skip to content

如何正确做善良的事

发表于 2025-03-13
最后修改 2025-09-13
阅读量 加载中...

没有善报你还会善良吗

麻烦这个东西,都是聊天聊出来的,你和无关的人聊多了,接触多了麻烦就自己来找你了。

以前闲着没事干跟人闲聊,聊着聊着提到有一个店铺不要转让费,我们就脑子一热把这家店盘下来了,然后亏的一塌糊涂。

以前闲着没事干了很多微信群,没事就跟人闲聊聊着聊着,叛徒就出现了,拿着我的课拿到外面卖,背地里还偷偷抹黑我。

所以什么利他啊,什么贡献价值啊,其实都是扯淡,你越是没有边界,越是纵容他人在你这里白嫖,你就是在养一堆白眼狼,你就是在自己身边埋定时炸弹,什么时候他们自己不行了出问题了,那就要拉着你去陪葬。

很多读者在后台私信我,现在这个经济大环境到底应该怎么办?

我的回答都是保持沉默,然后偷偷地干好自己的事,不要与任何人发生纠缠,只要一个人是来消耗你的那就立马离开他,只要你发现一件事是来消耗你的,你就立马离开它,只要你发现一个地方是消耗你的,就立马离开那里。

你以为到处聊,到处混能够混出来很多客户,能够混出来很多挣钱的机会么?其实混来混去只会和一堆毫无意义的人纠缠在一起,他们不干事情天天就寻思着拉低你的能量,唯一能够让你破局的是不与任何人纠缠,就自己沉下心来把自己的绝活练好,把自己的事业经营好,把自己的账号做起来。

真正消耗我们精力的东西,其实不是那些具体的事情,而是你与太多人纠缠不清,你把希望总寄托在他人身上,你总期待善有善报,你总期望这个生活它会自己好起来,这些你所有对他人的期待,都会消耗你巨大的心力,让你的期望一次又一次落空。

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所谓的机会,即便是红利它也不是长成红色的,真正的救世主是你自己,真正的机会和红利不是一个具体的事情,而是你开始悲观的看待这个世界,开始积极地去操作,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停留在想象里面。

不管我们要做什么事情,只要你出去问一定就是褒贬不一的,结果问了一圈回来反而徒增烦恼。还不如就不问,还不如就不想,你认定什么,就一条路走到黑,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选择,遵从自己的感觉去行事,因为外面根本就没有真相。

生存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与任何人纠缠,也不陷入到别人的标准和时间之中去,就慢慢地琢磨自己的事情,因为当你在一件事里面做到顶尖的时候,所有顶流资源,自然会向你靠拢,如果你啥也不是找你的也都是烂人烂事。

现在这个时代,不管你做什么其实都是苦的,压根就没有容易的事情,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苦不堪言的,生存这件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本来就是一件难事,尤其是在你低谷的时候,千万不要瞎社交,更不要和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一旦抱团了,那生活就只会越来越糟糕。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独立做事情的,因为你能不能过上好日子,能不能拥有好的生活,其实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你能不能活得好只和你自己有关。

你如果想要真的有所蜕变,就要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去,把自己当下的问题列出来,把能够决定这件事的核心因素列出来,然后不要去跟任何人交流,也不要与任何人抱团,就自己死磕自己列出来的条件。

当你真的开始每天去做点什么的时候,生活自然而然会变得更好,挣钱无非就是每天写点什么,每天拍点什么,每天卖点什么,自然而然就富起来了,我不是让你把大目标拆成小目标,而是每天都要研究那一件能够让你变得更好的事情,因为只有你大量且深度地投入,才有可能在这件事上取得一定的突破。

而大多数人的问题,不是没人帮他,而是他自己没有绝活,没有把一件事从零到一干成过,每天的时间都浪费在了那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没有真正坚持过一件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等灾难突然来的时候,当然就不知道怎么面对了。

当你没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时候,就要去面对很多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乱七八糟的琐事杂事,根本就忙不完,根本就没有任何标准,然后被这些烂人烂事透支自己的生命。

就像很多上班的,每天都不迟到也不早退,每天加班到深夜什么事情都干,不得罪领导和同事也相处的很好,但真的遇到危机的时候,最先裁员的就是这样的和事佬,等他们没工作了,去找下一份也很难有更大的价值。

但你看那些不上班的,每天就是钻研自己的产品,钻研自己的账号,每天就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测试,每天都在靠作品在入账,最多的一个月能挣上百万,这其实早就已经超出了大多数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范围,但实际上并不是他的能力特别强,而是他没有任何社交,除了吃饭睡觉以外,都在研究这件事。

不够孤独的人,很难做好事情,一件事情人多了,也很难做起来。

所以,你要把你要做的事情先藏起来,然后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不停研究这件事。我记得我以前能够翻身,就是因为我住在远离市区的别墅里面,周围的人很少,娱乐几乎就没有,我每天就是在不断钻研怎么做网店,也极少有人来找我,后来这个网店帮我还清了上百万的负债,你说是我厉害么?其实并不是的,只是我那段时间足够聚焦罢了。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真正宝贵的时间,就是单身且没有任何羁绊的那一段时光,可以做到真正的忘我,可以真正的投入到事业里面去。如果这一段时间没有深度投入地去做,后面真的就很难做起来了。

因为你会有工作,你会有家庭,你会有孩子,你会有数不尽的破事天天来纠缠你,在事情上不够投入,不够执着,自然而然也就只能混个一般了。

如果有幸的话,应该是你单身的时候拼过,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在你中年的时候,可以不被世俗吞没,依旧有可以为事业拼搏的条件,事业才是男人的基本盘,有了事业才有资格拥有爱情,拥有家庭,拥有一切你想要的东西。

如果你还年轻的话,不要去思考任何和事业无关的东西,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情里面去,不要和任何人联系,也不要让任何人轻易联系你。

引用来源

没有善报你还会善良吗?问答

来源:知乎

作者:青峰哥

发布时间:2025-03-05

为什么越「擅长提供情绪价值」的人,反而越容易陷入低自尊

1、你所有提供的价值都必须是盈余的价值,无论是情绪还是物质。

人活在这个社会上,本质还是需要通过创造价值去向社会交换,来获得某些你稀缺的资源,比如亲密关系。

但是这个价值,必须是你盈余的,这个盈余的定义就是,当你提供的价值是在你自己可负担范围内的,即使对方没有给予任何回馈,你也不会觉得“亏了”。

如果你的时间、精力或金钱并不宽裕,却投入过多去博取别人好感或爱,你的心理“底线”就很容易被消耗。一旦对方并没回应或转向别人,你会产生“我的付出没被珍惜”这种强烈的失落,甚至陷入否定自我的循环。

而如果你足够有经验,你会选择投资一些长期而稳定的价值在自己身上。

比如改变颜值,穿衣品味。

比如健身,提高身材和活力。

比如幽默风趣,时刻能在对话中给别人带来乐趣。

这些稳定价值在起步阶段非常难,但是你一旦形成了这些价值,就不容易被损耗掉。

也就是说,当你付出这些硬价值的时候,你就不会有太强的亏损感。你就能更加长久的持续建立好感。

还有一种盈余的方案是,你给别人提供的价值,你不要追求这个人回报你亲密关系或者尊敬,你是需要确保,你给与他的价值能产生一个好的结果。

比如你本身就是一个外向型人格,你对研究人类的性格底色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然后你发现了,有些人是一个情绪黑洞,你不管投入多少情绪能量进去,都不会有改变,哪怕十年过去,他还是和十年前一个样子。

你会明白,情绪黑洞的人,不是说不值得你帮助,而是你不能代替现实社会去帮助他,他们的那种容易和人断交,容易怨恨别人,很难宽容别人的生活态度,一定会被大规模社会放逐,到了这一步他就会改变。

而你去向他提供情绪价值,你其实是拖延了他的病症,你阻碍了现实世界对他进行教育,为此你被他怨恨。

这是你的问题,不是人性丑陋的问题。

2、你还需要理解一件事,你付出100分给别人,别人只感受到50分,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你完全不需要为此产生被辜负的感觉,因为人类社会不能100%理解对方,为此会有无数的误会和错位,这会扣除掉你付出的部分价值。

为此,你需要学习一下爱的技巧,你不能只有个爱的动机,结果好心办了坏事,你还找别人要回报。你需要以别人实际获得的价值为准,不能以你主观付出为准。

其次,你还要追求策略,能敏锐察觉他人需求、主动安抚对方情绪,也是需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的。

对于一些人,特别是抑郁症患者,你对他的帮助,一定要隐蔽。

因为其实对方实际上已经情绪枯竭了,他根本没有心力去思考如何报答你的付出,所以他一旦感知到你在关心他,他们会下意识远离你,这会让你有受挫感。

不是因为这些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是因为帮助别人,提供情绪价值也是有技巧的,很多抑郁者患者经历过非常多的“帮倒忙”,所以他们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病情,变成“微笑抑郁症”。

说实话,如果你真的擅长提供情绪价值,你简直是一个移动的希望之光,你不可能会陷入低自尊的。

唯一可能的现象是,很多人其实用低效的方法,然后对着错误的对象提供情绪价值,却超额要求回报。

这必然会陷入低自尊,特别是一旦你付出得不到回报,你就不经意间会听信网络流传的“社会黑暗论”,“人性丑陋论”。

这些消极的解释方法,在开始的时候确实推卸了你的责任,把过错全部赖给别人。

但逻辑必然指向一件事,既然社会是黑暗的,好人没有好报,你还是控制不住想不住别人,你不就是蠢吗?这便是低自尊的主要原因。

通过观察、沟通技巧、共情能力等,找到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方式去给予对方需要的价值。避免“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也能预防好心办坏事导致自责。

当你不再执着于让别人“看见”或“回馈”你的付出,而是把目光更多聚焦在“自我修炼”和“有效助人”上,你会慢慢发现:

自尊感不再依赖外界回报,而是来自你对自身的认可与接纳。

引用来源

为什么越「擅长提供情绪价值」的人,反而越容易陷入低自尊?你认可吗?问答

来源:知乎

作者:剑圣喵大师

发布时间:2025-03-20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善良的

在博弈论里,选择一报还一报,选择双输的是善人。

而无条件善意,无条件做好事的都是恶人。

博弈论有两个经典实验,一个是囚徒困境实验,一个是 多次重复博弈实验。两个实验分别揭示了在博弈中,不同选择对善恶的助推和影响。

囚徒困境实验,两个人相互善意,或相互背叛,达成了均衡最优解,公平答案。而单方面善意不背叛,则惩罚善意,奖励恶意促成了恶的最优解。

在多次重复博弈实验里,一报还一报,对等报复达成了实验平衡。

在众多博弈方案自由匹配的时候,主观善意无对等报复的策略最早被淘汰,而一报还一报的策略越多,主观恶意策略被淘汰越快。

反之,一开始主观善意策略越多,恶意策略扩散成长越快。

在单次博弈时,主观善意不报复的伪善促成了不公平,助长了罪恶。

在多次重复博弈时,主观善意无报复则加剧了恶意策略的增长。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平庸不是恶,甚至于恶都起到了惩罚伪善,教育伪善的正面效果。

反而是无条件善意,无条件让人善意才是现代文明最大的恶。不仅促成了不公平,奖励了罪恶,其邪恶,虚伪的洗脑和宣传更是专盯着年轻人,专洗脑新生代容易被骗上当的善意程序作恶。

引用来源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善良的?问答

来源:知乎

作者:安易

发布时间:2025-06-16

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他就会越觉得理所当然,认为为他做的什么都是应该的

提高自己的价值

是因为ta没看到你的价值,或你做的事的价值,但归根结底还是没看到你的价值。

人只会珍惜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为什么你把心爱作家的“to”签腰封收藏在精美的盒子里,然而你配偶前年寄给你的明信片早已无处可寻。别解释,答案显而易见,就是在你心里,那个作家比你配偶更有价值。

但这不是说那个人对你更好,或者你更爱那个人,而是在你看来谁更有价值。

很可能跟你没什么关系、对你也没什么互动的东西,你就是特别宝贝。而很多生活中的必须、天天守在身边、无论如何都不离不弃的东西,你反而弃之如敝履。

同样一个人是不是珍惜你,也不取决于你怎么对ta,而是取决于你在ta眼里有怎样的价值。ta看你如珍宝,你举手抬足都是对ta的恩宠,ta都要诚惶诚恐。ta视你为草芥,你为ta死ta都觉得理所当然,眼睛不眨一下。

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视你为草芥的人,不值得你对ta那么好。

这还不仅仅是你心向明月明月照沟渠这样的浪费,而是客观上,ta如果看不到这里面的价值,实际上是无法真正享受你对ta的好的。就好像锦衣缎被盖在身上,如果不觉得珍贵,就只会感到凉滑。

你对一个不值得的人肝胆涂地,无知无觉还算好,就怕人家还觉得一身负重苦不堪言,那就没有必要了。

因此,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珍珠丢在猪前。注意,这里狗和猪都不是贬义。只不过,狗狗有狗狗的天命,猪猪有猪猪的天命,你有你的天命,各人有各人的天命。

对人好当然不是错,但对人好也是一件复杂的事。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和这个价值适配的受体,价值匹配的结合才能产生最强的果效,懂得付出付在刀刃上的人才不会虚掷ta的真心。

付出者的傲气

因为你缺乏 【付出者的傲气】

很多人弄错了一件事:付出本身不是优势,有付出的能力、且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付出才是

作为一个曾经长期的讨好人格患者,我心里很清楚怎么样的话可以拿赞、是对这个问题有困扰的人最想听的,但恰恰是因为我真的认真思考过“过度讨好”这个问题,所以我不想骗你们,也不想说一些“这不是你的错”啊,“你要学会拒绝啊”之类的片汤话,更不想说自己过去多么悲惨去渲染焦虑。

这些话没啥用,对你们本身也没啥帮助。因为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达到“讨好型人格”的程度,而且根本把握不好拒绝的尺度。“学会合适的拒绝”是一门长期的、且非讨好人格都未必能精准把控的技能,非常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我是深有体会,所以我不会建议你们去早早地学着拒绝。

而且拒绝和付出本身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如果因为恐惧付出而专心去琢磨怎么拒绝、怎么防止被人薅羊毛,这反而会影响自己遇到愿意付出的人的进程。

简单总结下,除了真的达到病变程度的真·讨好型人格,大多数为讨好行为而感到痛苦的朋友痛苦的点普遍就是以下几点:

  • 自己付出了,得不到人家的反馈。
  • 需要别人帮忙,不知道怎么启齿。
  • 付出之后还被人拒绝,很难受。
  • 别人稍微冷淡一点,就觉得是不是被讨厌了,然后小心翼翼。
  • 愿意付出是不对的,容易被人当大冤种,所以我要当坏人。
  • 我遇到了坏人,我难受。

但仔细想一下,这些认知都是有问题的:

  • 为什么自己付出了别人就一定要给回馈呢?脑补一下,你不喜欢的人对你嘘寒问暖,甚至各种强调自己如何辛苦,你是会感动不已还是很烦?
  • 本来就不是你帮了别人,别人就该帮你啊。互相帮助是应然,但涉及到具体操作里就不好说了,而且人家这次拒绝你,不代表下次不帮你,说不准是人家确实帮不了呢?
  • 为什么别人一定要按照你期待的方式对你温柔呢?你表达过吗,你告诉过人家怎么样让你高兴么?设身处地一下,如果你身边有个人,小心翼翼的,很容易不高兴,不高兴了又不说,你是会喜欢还是烦?
  • 哦,付出的是大冤种,那你的意思是你爸爸妈妈是天字一号大傻逼吗?不知道你会不会孝顺他们,就已经出钱出力出爱?
  • 遇到坏人和你是不是讨好关系不大啊,是个人都有概率遇到坏蛋。

所以虽然很多时候,讨好者确实处在一个被伤害的被害者位置上。但我这篇回答不想侧重太多受害者视角的内容,因为这话或许不太好听,但在自我可怜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的时候,也需要警惕一些错误片面的认知的。

长期沉浸在这种情绪里,很容易将负面情绪泛化,轻则抑郁,重则摆烂。这样确实蛮爽的……可是爽完之后的现实,别人是不会陪着你们面对的。

分享两个技巧:

1 将付出变成你的特长

我不认为付出是一件多么丢人现眼的事情,也不认为对付出有困惑的朋友就该拒绝啊怎么样。其实呢,有些人确实是喜欢付出、喜欢照顾人的,这本身不是一件坏事儿,相反对自己是很有利的。

那为什么有些人付出会付出得很累呢?

撇开个别被压榨得太厉害的真·讨好型人格,相当一部分人的问题是:提供那么一些付出,就已经让他们身心俱疲了。 所以他们迫切地希望对方能给与自己回馈,让自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这本质上说明什么呢?说明自身的能量不够,没有那种付出的底气。人只有在自己没什么底气的时候,才会格外计较(当然,也有一部分就是葛朗台,坐拥大量财富但抠的不行,不过这种人不在讨论范围了)。

之前有几个男生试图和我灌输“男人抠门是块宝”。

别笑,真事。

理由包括但不限于:

  • “抠门男人不会胡乱给别人借钱,但大方男人会”
  • “抠门男人不是海王,大方男人往往是对谁都好”
  • “抠门男人不会受到智商税影响,燕窝钻戒全都是智商税,理智的男人才会这么做呢”
  • “抠门男人不是抠门,是他们的消费本身就正常,一个女人想穿几百块的上衣那得是富二代,或者干什么不正经生意的”。

最后一定会立足到“女人没眼光啊,喜欢的都是不靠谱的男的,抠门的男生才配得上高智商高情商高颜值的女孩呢”“我觉得男生抠门一点是好的,而且一定不能降低要求,不然容易便宜了田园女”等等等等。

你以为我是想告诉你抠门男人是宝贝,还是想跟你吐槽奇葩思路?

都不是。

我是想告诉你:人,但凡觉得自己身上有点啥优点,都是会往死里哄抬自己的价格的。

帅哥美女会制造颜值焦虑,高学历的会使劲吹捧智商的优越性,哪怕是这种抠门男,人家都觉得自己的理智是非常加分的品质呢。

如果你真的觉得你愿意付出是个优点,应该得到更多的补偿。

那你正常的思路绝不是为什么对方不回馈我,而是会非常傲娇地认为那些不反馈你不珍惜你付出的人是傻逼。

你那么看重对方会不会感动这点,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在你心里,这是一个【大减价行为】。

既然都大减价了,自然希望客人留下几滴眼泪,因为你的大减价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直男基友有句话扎心但正确:这年头谁不是使劲哄抬价格?没人要的烂货才不断降价。

但如果你把自己会照顾人,变成擅长照顾人,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套句朋友的话:相当于,把“你给”变成“ta要”。

比如对以前的我来说,安抚一个人是一件非常劳心费神的事儿,但对现在的我来说,一边忙别的一边有一搭没有搭和别人说话,我照样可以直戳他人的内心,所以经常会有人找我聊天,几乎每段时间都会有人说我特别懂TA。

我呢,也不会强迫自己拒绝,毕竟我确实在某些时候也算个热心肠,不介意分享和帮助。

但正是因为我非常清楚,“善于安抚别人、帮别人拆解问题”是我的优势,那占主动权的人是我,我想对谁好对谁好,遇到我喜欢的人呢,我也不会吝啬。

非常清楚我是付出方,且在这方面智商和情商都优于对方,反倒不会太有心理负担,毕竟既然是优势,那必然要有一个特点:量大可持续不怕失败。王思聪会害怕自己甩钱的女网红其实不喜欢自己么?大概率不会。

就算不小心遇到狗、暂时喂了狗也不怕,因为这是我的特长,它能拿到点残羹冷炙洋洋得意,殊不知对我来说这就是可产出的、长期的大优势,多的是人珍惜和呵护。

一个善于付出情绪价值、且不介意共享情绪价值的人。就好像一个不介意你划水,可以独立完成团体作业,给你加名,还能保证拿第一的同学,这样的人会缺人喜欢么?

当你意识到你拥有一项优势的时候,你的自信自然就建立起来了。因为一个善于付出且有付出底气的人,不可能不受欢迎,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那么,怎么样得到你的喜欢,得到你的付出,就是那些想被付出的人需要竞争上岗的事了。

举个详细的例子,我很擅长给妹子拍照片选衣服,以至于很多女孩子都想约我出去玩然后让我给她们拍照选衣服修图一条龙,再或者就是直白地问我有没有空,想让我拍美照修图一条龙。

我年轻的时候也纠结过自己是不是被别人当成了工具人,后来觉得想这些也没啥意思,毕竟,**我本身就喜欢给别人拍照修图,更何况我修得好拍得美那是事实啊!**咋的,我都有这本事了,还不许人家惦记嘛。

这么一想反而放得开了,从此放飞自我。想找我拍照是吧,想拿我当工具人是吧,可以啊,但是,你~~~

  • 是美女吗?
  • 请我吃饭吗?
  • 请我喝饮料么?
  • 会搂着我夸我然后跟我撒娇直到哄爽我么?
  • 能忍耐我时不时看手机不搭理么?
  • 能接受我时间观念弱么?
  • 给rua胸给调戏么?(这点不建议男同志模仿)
  • 能我高兴拍室内就室内,我高兴室外就室外么?
  • 能由着我时间方便么?

满足上述点的优先,不满足的话,那就等着呗,等我啥时候心情好了再同意。反正在下多的是愿意生扑的漂亮姑娘,拍完了还要给我按摩各种夸我请我吃饭的那种,我又不是傻瓜,我肯定优先她们啊。

人有工具属性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在其中得不到快乐,得不到自己的价值感。

2 接纳不同的表达善意的方式

讨好型人格者很容易犯的一个认知错误,就是“除了用你喜欢的方式向你表达温柔之外,无法接受别人其他类型的善意。对方稍微冷个脸,凶一下,就觉得是不喜欢自己了,然后各种纠结”。但其实全世界几十亿个人,每个人性格不同、文化不同、表达善意和喜欢的方式自然不同,不可能用完全一样的模板去让你舒服接受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善意,那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学会接纳不同类型的善意,并用合适的方式应对。**这不等于所有的善意你都要接受,更不等于你必须感谢那些打着对你好的旗号伤害你的人,但一个人如果除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外,其他表达善意的方法全都是不能接受、会伤到自己的,那这个人也很难真的get到多少善意,交到多少朋友。

举个例子,我有个关系很好的朋友,一个地道的湖北妞,好是真的很好,热心肠、大方、善良,但脾气大也是真的很大,炸毛阶段说话不怎么顾及对方,有时候确实会让人有点受伤。对付这种姑娘,一味让着,她不会多么感激,有时候看到对方在那委屈巴巴自己忍着,她反而会烦躁。所以我的处理方式就是在她炸毛的说话,我错了我就接受,我不爽了我也跟着骂,大家吵完了脾气下头了,就会很约定俗成地表达一下善意,互相给台阶,然后再复盘,继续表达善意,最终越吵感情越好。

以上就是几个亲测有用的方法,别的先不说了,看反馈决定要不要写吧。

并不一定能帮你立刻找到愿意回馈的好人,但试试上述两个方法,心态大概率会有所改善。

点个赞,同样是真诚地表达善意的方式。我得到了你的支持鼓励,会更加努力,然后产出更多优秀的内容回馈你。

引用来源

为什么越对一个人好,他就会越觉得理所当然,认为为他做的什么都是应该的?问答

来源:知乎

乐于助人的人,心是怎么变冷直至凉透

你知道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心是怎么慢慢变冷,直至凉透的吗?

在人生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让我快乐的事情,是真的发自内心地觉得,所以大多数时候别人找我帮忙,举手之劳的事情不用说,凡是有能力帮上的基本都会尽力而为。

最近几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会接触到很多名人大佬,而且工作性质又需要我经常晒朋友圈,所以看起来我三天两头在跟大佬合影,或者在拜访名师的路上。

于是经常会有一些之前有过接触,但并不是太熟的人不时找我:“能不能帮我联系下XXX?我们下个月想请他做次分享。”“方便跟您打听下XXX的电话吗?”我一般也就随手给了,也没想太多。

这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事,即使没做过几百次,上百次肯定是有的。

直到后来遇到一个人,她一周之内跟我打听七八个老师的电话和情况,还因为想去某个企业参访,反反复复把我折腾了十多个来回终于搞定了,最终她还变卦了,说不去了——把我撂在半空中,里外不是人。

而且事后还碰巧知道,她请另外一位领导帮她联系大咖,毕恭毕敬,完事了还给人家送了价值好几千的礼品;即使只是打听普通老师的电话,她也要给别人发个200-500的红包表示自己的“感激”。

而我,因为好说话,一直被她当做“好人”免费用。因为你是好人,所以这些人就尽情占便宜——这就是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对待好人的方式。

仔细想想,做这样的好人,除了自我感动,其实对这个社会没有太多真正的帮助,只是肥了这些善于占便宜之人的腰包罢了。

说起来我还得感谢这位一周薅我十来次羊毛竭泽而渔让我突然想明白自己有多蠢的人。如果不是遇到她,我大概到死都未必会明白这一点,一直沉浸在助人为乐的快乐里无法自拔。

许多人以为自己感激一个人,这感激本身就是维系自己与他情感的纽带,但实际上爱需要借助介质去表达——这介质,可以是频繁的利益交换;也可以是思想交流,比如不时的见面或者聊天;再或者就是不时给他送点不贵重但代表心意的礼物——如果这些都没有,其实人是没法传达自己对另一个人的悦纳和感激的。

我抱着善意去理解,题主应该只是不明白上面我说的道理,而不是专门逮着好人薅羊毛的利己主义者。所以我才愿意这样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知。

题主或许真的太年轻,还没怎么因为人生的困难去求过人,等你上了年纪,去求人办过事,你就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路,而是大部分路都是为家里有权势或者财富的人准备的,如果你父母无权无势,还有人愿意帮你,真的是非常非常罕见且难得!

题主提问时,用的词是“单位”,所以大概率是体制内单位,体制内对没有背景的人来说,更是残酷无比,大概率你在单位的角色定位,就是脏活累活的完成者,有时用来挡刀,有时安排去背锅,唯独分好处时,不太有你的份。

你没背景还能往上走,要么有天大的机缘;要么有贵人提携——唯独不可能仅仅因为你有能力、能吃苦被提拔——体制内比你有能力比你辛苦的人多了去了。

像这样调动到上级部门,行情价至少在8W以上——我这么说不是瞎猜,而是真的有干部敢于收钱这么去干。而且不是你有钱就可以,如果没有深得人家信任的中间人引荐,你拿着钱找上门也只会被赶出来,因为纪委真不是吃素的。

你这领导,主动帮你这么大一个忙,肯定不是图你给他送大礼,因为图大礼的人,肯定是故意告诉你有这么个机会,同时又给你设各种障碍,让你知道这个调动的含金量,逼你就犯,等着你去求他,而不是主动帮你。

人家帮你之前对你无所求,并不代表帮你之后你不懂得投桃报李人家不心寒。即使人家想得开没心寒,下次再帮你肯定也会更加慎重了。

因为他主动帮你调动,遇到像我这样懂行情的知道这事的价值;遇到你这样的小白,以为人家不过是动动嘴推荐了下,根本不知道这事的含金量,以为过年过节发个短信就算“懂感恩”了。

从领导的角度来说,帮你这样的小白,真的是一件自讨没趣的事——毕竟,等你被社会捶打、四处碰壁,求爷爷告奶奶想要改变,再去求他帮忙,他再端着架子假装自己经过各种努力才给你把事办成了,你才会感恩戴德。

引用来源

单位一把手领导帮助我岗位调动,推荐我去了上级管理部门,我过年发祝福短信,他没回,以后还要发吗?问答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