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口袋罪”(Catch-All Offenses)
“口袋罪”(Catch-All Offenses)是指一些范围宽泛、定义模糊的罪名,可以涵盖多种行为的法律条款。由于其不明确性,这类罪名被称为“口袋罪”,因为它们能够将许多行为纳入其适用范围。美国法律中有一些典型的口袋罪,例如 行为不检(Disorderly Conduct) 和 阻碍执法(Obstruction of Justice)。
和中国留学生有关的口袋罪
移民律师预测2024年末开始美国会以州长甚至总统的名义出台新法律,理由是国家安全、公共卫生等。动机是执政党需要展示对中国的强硬立场以获得美国民众的支持。
美国政府打压中国人特别是留学生的方向已经明确。
国家安全
美国以“国家安全”名义实行了几项针对中国的政策,包括在美国禁售华为设备。
通过媒体造势,美国媒体指责华为设备芯片上存在极微小的芯片成为后门,作为禁售华为设备的理由。同时在社会上传播这类信息,将华为设备同“危害国家安全”挂钩。由于芯片技术对普通人来说是黑盒,无法证伪,从宣传手段达到了打击中国的目的。
公共卫生
2020年美国单方面指定中国为“新冠病毒来源国”,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对中国的抵制。以公共卫生名义,和病毒肉眼不可见的常识,中国留学生完全不可能自证是否携带病毒,美国政府借此实现污名化中国人的目的。
10043号行政命令
2020年5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10043号行政命令,旨在禁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联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获得F签证或J签证。该公告至今仍然有效。
大部分被拒签的学生本科曾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等八所高校之一,或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这是常见的分化对手群体的技巧,逐步实现对中国留学生的排斥,避免一刀切引起诸多利益方例如美国高校的反对。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在第一次任期尝试强制驱逐全部中国留学生,但遭到了美国高校的联合起诉而作罢。
可以预测的是10043名单会不断扩大,涵盖更多中国高校,以及中国留学生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达到逐步驱逐中国留学生的目的。
中国学生是间谍言论
特朗普在第一次任期内甚至发推特称“全部中国留学生都是间谍”。这类言论不仅在美国境内污名化中国留学生,引发美国民众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同时助长了美国领事馆和海关在审核中国留学生材料时的嚣张气焰。由于签证和入境审查无法获得法律支持,中国留学生出现多次被拒签、被拒入境的情况。
中国留学生无法自证是否是间谍,美国政府也无法证明中国留学生是间谍,但通过宣传机器在美国民众建立这类歧视性印象,可以出台临时法律为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制造障碍,恶心在美国境内的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