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湾区结婚指南

你叔我再当把好人:结婚这玩意,过来人就没看得那么神秘啦。你叔我认为,结婚或多或少是有交换成分的,除了大家一般说的钱、色、文化程度、身份、圈子、感情、为人、情绪价值这些俗话,叔认为概括而言是“期望”

或说,想象结婚是个无贬义的“交换”天平、平衡状态就算“成交”,那么你自己有的越多,就可以要求对方放得更多;自己能放上去的少(没有或不愿),自然对方的东西也少

举个例子:如果你要求湾区白男,那我就问你160身高的白男行不行;你说不行不行,得180,那对方的天平那面就更重了——其实老美婚恋市场白男身高也很重要的,身高过矮的白男很多也是娶亚女移民的——尽管有才有财,还是找不到白女媳妇

——所以我不是抬杠,而是说你要想好,在自己的天平这边放些什么。再举个例子,湾区闹钟很多,工资收入高的也到处都是,但万一你找到的他非常倒霉,最后没排下来绿卡、回国了或是去加拿大了,你还愿意跟着他么?

于是那你说,必须是带身份的——绿卡公民。这其实就更难了,第一这些人往往年龄更大,其次可能已经是单身很久了(这不是好事,往往是婚恋市场被人挑剩下的),第三他们眼光却可能更高因为选择更多(有身份可以满世界飞),最后还可能比年轻人穷

所以要理解一个现实,“湾区”也是流动概念,每天都有人发财退休,每天都有人排不到绿卡离开,每天都有人受不了物价和卷撤退,极端例子还有被老公(人称“小施一公”)乱拳打死的呐!

从这点来说,所谓“湾区”和北上广、伦敦巴黎苏黎世,绝无任何区别,就是一个名利场的大都会(建筑非常土倒是)

不要用地域去描述一些人,这是我想说的

但是叔是好人,要真帮你的,所以帮你列个天平:

text
你的一端可以放的东西(有利条件):

---- 器乐类,意味着以后在湾区可以教学生,是个好职业

---- 愿意当家庭主妇(在有些人这是加分,但有些人甚至是减分)

---- 身高长相家庭无负担年龄

---- 语言过关

---- 性格

对方一端的天平可以(可能)放的东西(有利条件)

---- 码农工作、收入、AI、职业前景

---- 身份

---- 房子

---- 长相身高年龄

其中“对方”的天平只是一种列举并不是全应该有。但总体思路就是,进入婚姻的条件就是让双方的天平相对对等,所以得测一下对方愿意在天平上放多少东西

(我要澄清的是,我的天平论只是“成交与否”的结果表达,并不是价值判断——简单来说,一个湾区闹钟只有身份啥都没有,但人就是认为你那边不够重无法成交,这也无奈,只能说“不成交”,并不是说身份就重要)

另,倒不是说婚姻就如此冷漠、功利和现实。我只是想举例说明不要过于相信网上的话,包括所谓“湾区缺女人”——其实湾区最缺女人的是2020年到2022三年,断航导致的;但如今有些湾区小年轻抱着的心态可能是“大不了回国搬运一个”,这样的人可能是很无解的(也不是说他们正确,只是说他们不愿意结婚)

所以做出决定的话,要去想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湾区的机会?还是美国的身份?还是只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

——不要不好意思,或是觉得自己功利。实际上成年人的一个特征就是知道自己的底牌,知道什么能妥协,什么不能妥协。十几岁的小孩谈恋爱为什么不靠谱,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追求什么

最后说说现实:

其实如果有勇气有意向,确实可以试试——不光是网络上认识,也可以找个机会在湾区住个几个月甚至更久,线下了解下认识下湾男,不就心里有数了?湾区跟北上广并无本质不同,跟你读书的地方也并无不同

最后重复忠告就是不要把人贴地域标签。放平心态、多多尝试和接触,往往更合理合适

引用来源

国内女生想嫁美国湾区现实吗?问答

来源:知乎

作者:硅谷IT胖子

发布时间:2025-08-23